2022年山西6.2亿吨煤炭“保供”24省区市******
中新社太原1月12日电 (记者 杨杰英)煤炭大省山西在2021年保供16个省区市的基础上,2022年煤炭日均产量达到356万吨,以长协价保供24个省份电煤6.2亿吨。
12日,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太原开幕,代省长金湘军作政府工作报告。
金湘军表示,在能源供需紧张形势下,山西每天约23万产业工人日夜奋战在井下生产一线,约200万吨煤炭源源不断输送到全国各地,为全国能源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山西之重,在乎能源。过去五年,山西深化能源革命,加快释放煤炭优质产能,推进5G智慧矿山建设,开展煤炭绿色开采试点,煤炭先进产能占比提升至80%,产量达到13亿吨、位居全国第一。
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未来五年,山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%左右,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4%。
2023年,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,山西将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,力争煤炭产量达到13.65亿吨,做好电煤稳价保供。(完)
什么是礼乐文化?礼以修身,乐以化心******
中新网12月20日电 近日,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、《百家讲坛》名师彭林举行了一场直播连线,带领读者品读自己的作品《礼乐中国》,体会博大精深的礼乐文化。
直播中,彭林教授首先讲述了这本书的写作缘起。受电视剧等影响,现在一提到礼乐,有的人认为是“封建遗存”,有的人联想到的是磕头、作揖,其实这些都是对礼乐文化的误解和片面解读。
作为历史学者,彭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播礼乐文化。他希望通过礼乐,树立国人的文化自尊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律。
接着,彭林阐释了“礼”和“乐”的内涵和关联。
《礼记》说:“礼也者,理也。” 礼,是贯穿万物之理的规范。理无处不在,礼亦无处不在。鞠躬、作揖这些外在形式只是礼的细枝末节。
《管子·牧民》说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” 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,不愁吃穿了,就会追求精神层面的发展,讲究礼节,明辨荣辱,使自己的生活更有品质。
中国文化以“人”为中心,以人如何通过修身,从一个动物学意义上的人成长为道德意义上的完人,作为人生的必修课。礼是做人的规范,所以这一过程,是借由学礼、践行礼来完成的。
和“礼”一样,“乐”也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。中国古人将今人所说的“音乐”,拆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,分别称之为声、音、乐。其中“乐”是最高层次,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,正所谓“德音之谓乐”。
儒家修身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,其大要则包括内与外两个方面。所谓内,是懂得用思想纯正、风格典雅、中正平和,具有道德教化作用的雅乐陶冶心性,养心怡情。所谓外,是懂得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,消除戾气,拒绝粗俗,懂得遵守社会秩序,尊重他人,与人为善,谈吐典雅,涵养德性,变化气质。
礼以修身,乐以化心。礼乐双修,就是内外兼修。“礼乐皆得,谓之有德”,彬彬然有君子之风。
最后,彭林分享了古今两个礼乐小故事,提出没有经过礼乐熏陶的人生,是不完美的人生。
据介绍,《礼乐中国》兼具通俗性与专业性,全书精选《礼记》《论语》《左传》等典籍中有关礼乐文化的格言名句100余句,每句礼乐格言下皆有译注和析义。
此外,书中还配有许多与礼乐文化相关的图片,进一步丰富了全书的内容。彩插中的礼仪复原图实属珍贵,由彭林教授独家授权,来源于其课题项目。根据《周礼》《仪礼》《礼记》等古籍中对于古代礼仪和音乐的文字记述,彭林教授团队对古代礼仪进行了复原,如《周代婚礼夫妇对食礼仪复原图》等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天天发娱乐地图 |